RA1D-5阵列中数据的分布与RA1D-0类似,数据也是分布到每块硬盘上,与RA1D-0 不同的是,RAID-5中每个条带组中总有一个条带是校验块,如图1-36中的PO、Pl、P2、 P3就是校验块。
RAID-5能够支持在一块盘离线的情况下保证数据的正常访问,如果有两块或两块以上 硬盘同时离线,或者RAID信息出错等原因,阵列便会失效,这时就需要对数据进行重组。
对RAID-5的数据进行重组,也需要先把物理盘去RAID化,作为单盘进行分析,如 图1-36中的四块物理盘,把四块物理盘中的数据按照A、B、C、D、E、F、G、H…的顺 序拼接好,就是RAID-5逻辑盘中完整的数据。
因为RAID-5的每块物理盘中都有校验信息,所以分析RAID-5就需要比RAID-0多一 个因素,即校验块的位置和方向,另外,RAID-5中数据块的走向也会不一样,分为异步和 同步,也就是说,RAID-5有四个因素很重要,第一个是RAID中每个条带的人小,也就是 A或B这些数据块所占用的扇区数;第二个因素是RAID中硬盘的排列顺序,也就是盘序; 第三个因素是校验块的循环方向;第四个因素是数据块的走向。
以图1-36中四块物理盘组成的RAID-5为例,假设条带的大小为32个扇物理盘的 顺序就按照图中的排列顺序,那么只要到硬盘〇中取〇〜31扇区的信息,再到硬盘1中取 0〜31扇区的信息,再到硬盘2中取0〜31扇区的信息,硬盘3中0〜31扇区的信息是校 验块,跳过不取。接下来再回到硬盘0中取32〜63扇K的信息,就这样依次按顺序取下去, 把所有取出来的数据按照顺序衔接成一个镜像文件或者是镜像盘,这就成为完整的原 RAID-5逻辑盘的结构了,直接访问这个重组出来的镜像文件或镜像盘,就得到了原RAID-5 逻辑盘中的数据。